2012年6月26日

【活動紀錄】以「和魂洋才」構築現代邦樂



雄獅欣講堂(台大人文空間)
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
以「和魂洋才」構築現代邦樂
演奏 / 華之和音二重奏(徐宿玶劉穎蓉
解說 / 王文萱
2012年06月18日 19:30-21:30

這是「MIYABI日本傳統文化」,在雄獅欣講堂所企劃的和文化系列講座,主題「日本傳統新美力」,希望讓聽眾認識日本傳統如何存續至今,如何創新並持續發展。


講座當中演奏曲目如下:

池上真吾《夏色のアダージョ》
八橋検校《みだれ》
本曲《鶴の巣篭》
宮城道雄《春の海》
久本玄智《夢》
平井康三郎《ゆりかご》
宮田耕八朗《北風のとき》
宮田耕八朗《キビタキの森》

首先登場的,是池上真吾在1997所寫的《夏色のアダージョ(夏色的慢板)》。這首曲子聽來好似電影配樂,曲風易懂、好接受,相信在場聽眾一定很訝異,原來用日本傳統樂器,也能有這樣不同曲風的表現。聽過日本傳統樂器在現代的表現之後,我們將時間拉回古代,簡單講述了日本箏尺八的歷史,並且分別演奏了日本箏古曲《みだれ》、及尺八本曲《鶴の巣篭,讓聽眾能夠立刻比較,接受西洋音樂之後的邦樂、以及傳統的邦樂,面貌截然不同。


接著,時間軸進入了明治維新數十年後的日本。宮城道雄提倡使用西洋音樂元素來寫作,創作了今日仍家喻戶曉的名曲《春の海》久本玄智《夢》平井康三郎《ゆりかご(搖籃)》也是當時膾炙人口的樂曲,當然這些都是西洋音樂元素日本傳統樂器融合的典型例子。

中場休息時,我們讓聽眾們來「親近」樂器。可以摸、可以照相,更可以親身體驗!聽眾們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日本箏尺八,在演奏家的帶領下,和樂器有了更進一步的接觸。

為了讓聽眾了解西洋音樂當中作為伴奏的低音聲部有多麼重要,現場特別準備了宮城道雄所開發的樂器「十七弦」。十七弦的音域低,而且各弦的排列,等同於西方的大調音階。在日本樂器的合奏當中,相當於西洋交響樂團中低音大提琴、或大提琴的位置。現場也示範了以十七絃尺八合奏的《北風のとき》,讓各位感受低音箏樂器的魅力。

現場也解說了日本音樂音階──開朗的「陽旋法」、及抑鬱的「陰旋法」,更帶大家合唱以「陰旋法」寫成的民謠《さくら(櫻花)》。結束了大合唱之後,最後介紹了作曲家宮田耕八朗。他的學習及創作,橫跨流派及國界,甚至以尺八演奏拉丁曲調,為日本傳統樂器開創了嶄新的局面。講者更為今日的主題下了結論:在日本,許多人嚴謹地承襲了傳統文化,也有許多人在紮實地學習傳統之後,走出自己的創新道路。重要的是,無論是承襲或創新,都是踏在學習傳統的路徑上往前,而並非將原有的一切捨棄。

最後是宮田耕八朗《キビタキの森(黃眉黃鶲)》。伴隨著黃眉黃鶲的鳴叫聲(尺八),結束了日本箏尺八、由明治維新發展到現代的百年之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